红楼:我是贾琏

第348章 吹捧的角度很重要

父子二人的对话现在看来还算得体,颇有几分上下相得之意。

“老三,九门镇守军表现不佳,李十三刚愎自用,换谁接替他为好?”承辉帝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时,贾琏后脊梁瞬间冒出无数冷汗,吓的!

即便被吓着了,贾琏也不敢看李亨一眼,承辉帝居高临下的看着呢,继续低头垂手而立。

如果李亨连这一关都过不去,那也没有抢救的价值了。

实际上李亨也被刺激的心脏陡然加速跳动,瞬间上了头,关键时刻李亨衣袖里的手狠狠的掐大腿,才算冷静下来。

好在他一路上都在考虑这个问题,所以,短暂的停滞后,还是能抬头平静的回答:“儿臣以为,李十三并无大错,所缺者不过历练也。不如令其抽空往西山大营,向孙统制学习练兵之道,假以时日,定能担当大用。”

此答一出,贾琏紧绷的身体也松弛了,送命题前没犯错,李亨表现优良。

九门统制的位置,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在意能力,而是在意忠诚。即便是贾琏这个“忠诚”的臣子,也不会去插手九门镇守军的工作。

李十三当众顶撞贾琏这个名义上的上司,谁给他的胆子?换他?骗傻子呢?

“嗯,老三的建议切实可行,朕会考虑的。不过李十三当众顶撞贾琏,有错当罚,罚奉一年吧。贾琏,可满意?”

居然还假模假式的罚奉,贾琏有回旋镖砸脸上之感。李十三宗室出身,缺点是非嫡出,从父亲方面论,是李亨的亲堂兄。

只不过其父早亡,庶出的孩子在家里不受重视,个人还算努力,宗室内算个人才了。

“陛下多虑了,微臣恨不得立刻卸下差事,在家休息几天。”贾琏抬头笑嘻嘻的回答,一点都不严肃。

承辉帝也适应了这厮在君前嬉笑的方式,比起那些严肃的大臣,更招人喜欢。

“行,那就这样,明日继续校阅,兵部那边就别凑热闹了!”承辉帝摆摆手,示意两人下去,二人一起退下。

最终承辉帝还是给出了一个态度,从结果看不轻不重的,类似打十板子的处罚。兵部的人肯定会觉得丢人,心胸狭窄之辈还会记恨贾琏,和李十三肯定会把帐算在贾琏的头上,总不能记恨三殿下吧?这都代天校阅京营了,三皇子登顶的机会大增,讨好都来不及呢。

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推动兵部改变的事情,贾琏一点都不着急。甚至可以说,承辉帝比贾琏着急。

等二人远去后,承辉帝当着裘世安的面自言自语:“兵部的官不知兵,荒唐!”

这事情是太上皇年间的锅,早年间兵部尚书以及两个侍郎皆军中高层。只不过这帮丘八贪污的时候手脚不干净,活太糙了,被人抓到真凭实据,弹劾之后皆被罢免,换上了文官。再往后二十年,兵部上下已经看不到武官的人影了。这就好比灯塔一些大公司,ceo都是印度人,很快整个中高层都是印度人。文官打仗不行,论排挤人,都是高级熟练工。

这点事情不必公文,派个内侍去兵部和九门统制衙门传口谕即可。

说实话郑侍郎这边心里也很忐忑,昨日被激之下,忘记贾琏的赫赫战功了,前不久才弄了大理寺,三个主官都回家吃老米饭了。

一晚上没怎么睡好的郑尚书,心里后悔太冲动之余,也在想着今天一定要态度好一点,免得彻底激怒对方成了仇家。

贾琏这个人,邪门的很。好在昨日顶在前面的是李十三,作为贾琏的下属,顶撞上司的罪名更大。

一早起来刚到衙门,内侍等在这里了,郑尚书心头一颤,暗道:要坏!

好在内侍传的口谕没那么严重,仅仅是指出既不知如何练兵,就不该强词夺理,校阅之事,不必兵部派人去了。

措辞还算温和,没有太过严厉,郑尚书庆幸躲过一劫,多亏昨日有李十三顶在前面,不然真的要遭。

赶紧派人去打听李十三的消息,很快那边消息传来了,内侍传口谕,罚奉一年,暂留原职,以观后效,并责令前往西山答应学习练兵。

这个处罚就重的多了,但也不伤筋骨,多亏是皇帝的亲侄子,不然真要被克死。

因为这件事情,又传出一条谣言,贾琏专克同僚,唯独与陛下有血亲者方能免灾。

南苑、通州大营的兵多为老兵,不少经历过山东战场,校阅过程波澜不惊,就现有装备下,挑不出毛病来。

火绳枪为主的大周军队,玩不了排队枪毙战术是正常的,毕竟燃烧的火绳不安全。线列战术要求士兵的密度手肘碰手肘排列,争取最大的火力密度,燧发枪可以这么玩,火绳枪这么玩是在自残,太不安全了。

火绳枪也没法装刺刀,所以才需要后面的步兵压阵,骑兵战术依旧庇护两翼,获胜时追击。

看演练贾琏就知道,三大营的军队,最重视的依旧是速射炮 火绳枪的组合输出,缺点是火炮的射程不足。

(ps:看了古斯塔夫的科普视频才知道,米涅弹的前装线膛枪的枪口初速居然不如滑膛枪,战术变化也不大,惭愧,惭愧。)

果然军队的装备看需求,能对付就一定是凑合。

太平年间,军费一定是先被照顾的,能省则省。

大周的周边固然有一些麻烦,但都不大,还没到要全面换新式装备的时候。目前贾琏弄出来的线膛枪,也就是王子腾那边要的积极一点,别的军队想要,问一句价格都怂了。打报告要钱,别说户部吐一脸口水,兵部这边都过不去,即便能要到钱,兵部老爷们的善心能指望的么?

研发司那边虽然依旧在生产新式步枪,但人手已经减少了很多,主要靠玻璃挣钱养活整个研发司。现在做的新式步枪,主要是为了锻炼熟练工匠,以及新式火帽枪的研发。贾琏并没有一步到位的搞后膛枪,拦路虎也不是钢材质量,而是加工工艺。

再加上前膛枪目前也够用了,即便贾琏搞出先进的步枪,朝廷也没有全面换装的内生动力。

总之,技术积累吧,工匠这边肯定是不能荒废了。花钱养着,总能用的上。

多亏了王子腾大量采购,不然新式步枪除了神机营,别的军队只会想一想,不会付出行动。除非白嫖!

大周的生活工作节奏很慢,进入十月后,难得一直太平无事。川西那边,年底前夏守忠派人送来消息,事情基本查清了,改土归流的过程中,地方官员勾结士绅,侵占当地的土地及矿产,官员甚至还有威胁勒索土司的行为。

夏守忠还强调了,当地官员有错,总督也收了贿赂,但当地土司也存在桀骜不驯,早有反志的情况。

又是一个小年来临,这一日贾琏出门上班前,不免一阵恍惚,这就一年过去了?

看着天空稀稀拉拉的往下掉雪片,阴沉沉的天空,视线难以看远,心头一阵压抑,总觉得要出点事情。

上次代天校阅之后,前几日李亨的差事发生了变化,参赞兵部。这个不能算观政,有一定的实权。兵部的任何事情都能参与,小事可以自觉,大事需与暂领兵部的阁臣李驰商议。可以这么理解,原本李驰一个人暂领兵部诸事,现在被李亨分走了一半的权力。

李亨的待遇发生了变换,二皇子李元的待遇也有了新变化。同一天,李元出任户部参赞。户部尚书宁克手里的权力,也被分走了一部分。

马背上的贾琏心里嘀咕着,皇帝又在玩平衡了。不能不佩服他的权术手段高明,但怎么说呢?一个皇帝可以玩权术,别醉心于权术。

皇帝治国,最基本的还是在分配天下利益之上,一定要尽力照顾底层百姓。

这一点就目前看,承辉帝做的还不错,但凡是减免税赋的地区,都会派巡视组下去监督,当地官员有没有勾结士绅作怪。

年前的三个月,督察院成了最忙的部门,新成立的巡视组,派出去三个,分别是西南,西北,运河沿岸。

人在京师按说很难感受到巡视组带来的变化,但是贾琏却感受到了,主要是因为五城兵马司和特设巡视组的功劳。

米价自进入冬天后,保持一个稳重有降的态势。这个就很喜人了!

为此,贾琏昨日还特意上了一份奏折,作为年底给陛下的贺表。

贺表这个东西,每临过年,都有写一份的。当然你也可以不写,还是那句话,谁写了承辉帝未必记住,没写的肯定被记住了。

年底的承辉帝也很忙碌,两位嫡出皇子被使唤的脚不沾地,李元奉命监督三大政策的落实情况,李亨则代皇帝慰问京中各军。

所有大臣都看出来了,两位皇子出现了并驾齐驱的格局。

借口要视察火药作坊,贾琏出了西直门,奔着火药作坊方向去了。年底工匠已经放假了,贾大人没进工坊,而是去了附近的农庄。

两米高的夯土围墙后面,是一座占地三亩的玻璃暖房,里面种满了蔬菜。

这玩意谈不上假公济私,买玻璃都是付钱的,只不过是成本价。暖房的样子有点木刻楞的意思,一边是土墙,一边斜面的玻璃朝阳,边上还有火道。只能说,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聪明才智,贾琏提出构想后,工匠们很快落实了并建成了暖房。为了保暖,不但烧火,还用稻草编席覆盖。

当然这只是个试点工程,干好了明年再扩大,到时候就是一个巨大的财源。为了保密,贾琏调了几十个家将坐镇农庄,不说十年八年的,至少要挣个三年的钱吧?其实宫里也有类似的暖房,不过没法跟贾琏这个玻璃暖房比就是了。

这么大的好处,别人可以无视,皇帝那边是绝对不能少一份的。

刚收的黄瓜和茄子装一车,贾琏亲自送进宫里。

乾清宫里,往年不怎么看贺表的承辉帝,今年特意挑了不少大臣的贺表看了看。

总体看下来,很是满意,大臣们别的本事如何不知道,写文章吹皇帝,那真是个顶个的好手。

功盖太祖,直追三皇五帝,这一类的话频率很高嘛,可见臣子们眼光都不错。

看了一个上午,承辉帝心情不错,又翻了翻,突然想起来问一句:“贾琏的贺表呢?”

裘世安早有准备,赶紧回话:“这呢,奴婢特意单独放一处。”

承辉帝接过来,有点迫不及待的打开看。

这一看呢,承辉帝就看进去了,贾琏很客观的总结了去年朝廷施政的各个要点以及取得的成绩。

并且提供了一个执政成绩显著的证据,那就是京城的物价,其中以粮价为主,对比去年同期,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。

贾琏指出,没有朝廷政令的影响下,物价出现下降的根本原因,就是朝廷的政策好,陛下决策,英明神武,功盖尧舜三代之治。

都是吹捧皇帝,贾琏这种操作还是头一回见,直接拿数据说话,不来虚的,有理有据的吹捧。

“竖子,还算识货!”承辉帝有点喝半醉的感觉,想想此前那些贺表,忍不住吐槽:“货比货得扔啊!”

后面一段都是形容词了,不必较真,大家都这么吹嘛。

这时候内侍来报,贾琏往宫里送了一车黄瓜和茄子。

承辉帝听罢不禁好奇问:“裘世安,宫里不是有蔬菜么?去看看,这厮送的菜。”

一车也装不了多少,一共六个筐子,没一会裘世安带着内侍回来了,两人一个大筐子抬着。

裘世安惊喜道:“圣人,贾琏送来的蔬菜,它打蔫,看着就稀罕。”

承辉帝哪里懂这些啊,让裘世安去弄点宫里自产的对比一下才发现,贾琏送来的菜确实精神很多,个头也大一截。

裘世安啧啧称奇:“奇怪了,这厮怎么种出来的,水灵灵的。”

承辉帝看看裘世安道:“人呢,你问问呗!”

裘世安一拍大腿:“哎!贾大人送到宫门口就回去了,奴婢没顾得上问,奴婢有罪。”

承辉帝笑道:“年底了,都忙坏了,区区疏漏,何罪之有!”

心情不错的承辉帝,毫无追究之意,而是在琢磨,如何赏一下贾琏,即将过去的一年,这小子活干的确实漂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