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老朱,来,算一挂!

第107章 混账!咱是你太爷爷!

厢房内。

烛光摇曳,空气仿佛凝固。

朱高煦和朱高燧站在那里。

同样,在他们身旁突然出现了几个让人心里发毛的身影——

朱元璋,老朱棣,还有朱高炽!

三位历史的巨头,静坐厢房,目光如炬,直视着他!

“爹,爷爷!”

“妈呀……”

“太……太爷爷?”

朱瞻基心里像翻江倒海一样,看着朱棣和朱高炽,还能勉强保持冷静。

但当他看到朱元璋那张历经沧桑的脸时,双腿一软,二话不说,直接跪倒在地上。

连进房间的勇气都没了。

“来,重孙子,到太爷爷这里来。”

朱元璋微微抬起手,尽力做出和蔼的样子。

但在朱瞻基眼里,这个样子就勾魂使者的笑容似的,让人浑身发冷。

啪!

朱瞻基干脆利索的给了自己一巴掌!

疼!

他娘的,这是真的?

他不敢反抗,只能爬着过去,每走一步都像是跨过万丈深渊。

直到颤抖着停在朱元璋膝前,头深深地低着,不敢抬头看那双深邃眼睛。

“怎么,你也像你爹和你二叔、三叔一样胆小如鼠?”

朱元璋眉毛皱在一起,有点不满地说。

“咱又不是吃人的老虎,咱是你的太爷爷,还能砍死你不成?"

朱瞻基汗如雨下,连忙说不敢。

这时候,老朱棣看不下去了,一边扶起朱瞻基,一边对着朱元璋笑着说:

“爹,你的气场太强了,瞻基从小就敬畏您。”

朱元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,只是在一旁憋着气。

在老朱棣的安慰下,朱瞻基的情绪稍微平复,连忙问:

“爷爷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您和爹爹还活着吗?”

朱棣点点头:“没错,我们没有死,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,还是让你爹仔细告诉你吧。”

接着,朱高炽慢慢地讲了所有的事情原委。

听完后,朱瞻基瞪大了眼睛,眼神落在张皓月身上,满是不敢相信:

“世界上真的有神仙?今天一见,真是三生有幸。”

朱高煦靠近过来,说话时带着几分嘲笑:

“大侄子,这世上稀奇古怪的事多了去了,你还是太嫩了。”

朱瞻基嘴角一撇,他对二叔一直没什么好感,当即反唇相讥:

“二叔,咱俩谁也不比谁好多少,恐怕您见到太爷爷时,也吓得腿软了吧?”

朱高煦被戳中了痛点,老脸一红,气呼呼地说:

“胡说八道!”

“爹,皇爷爷,你们听见了吗?这小子越来越没规矩了,他今晚来,可能就是想把我变成什么瓦罐里的烤**!”

朱瞻基一脸茫然,不知道他所说的瓦罐鸡是什么意思,一头雾水。

老朱棣挥手制止:“好了,别闹了,我头都要炸了。”

“瞻基,是爷爷不对,留给你这么大的难题。”

“如果不是张先生法力无边,给了我一个弥补的机会,我即使死了也难以安心啊。”

朱瞻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,连连摆手:

“爷爷,不怪您,都是二叔和三叔他们。”

朱高煦和朱高燧默契地翻了个白眼。

老朱棣继续说:“好孩子,以后你就不用操心了。”

“我打算让他们两个拜张先生为师,远离世事纷扰,也许哪天张先生高兴,我们就一起回来看你,看看你管理的大明,有没有超过我永乐年间的成就。”

朱瞻基眼前一下明亮起来,这显然是最好的安排。

这样既能避免和两位叔叔的冲突,又能避免背负杀叔的恶名,心中的重负仿佛瞬间卸下。

对朱高煦和朱高燧来说,他们早就对皇位争夺失去了兴趣。

在老朱棣的眼皮底下,更有朱元璋亲临,他们在这两位巨擘前,不过蝼蚁般微不足道,任何妄动都只会自寻死路。

既然无力改变,不如顺应天意?

这样的结局,对所有人来说,都是完满的。

没有手足相残就好!

“好了,看到你们兄弟们和和气气的,咱心里也踏实多了,时间不早,咱该走了。”

可就在这时。

门外突然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伴随一句通报:

“陛下,紧急军情,瓦剌大规模侵犯我们西北边境!”

一听到有军情。

朱高炽微微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隐隐的忧虑。

而朱棣、朱高煦、朱高燧和朱瞻基他们,全都高兴的不得了,简直是闻战则喜。

“张先生,老头子我能否先留下来,帮这小子打好这一仗。”

老朱棣手又痒了,不想回洪武朝里,想再和他的老对手们过过招。

张皓月见到这情景,轻轻摇了摇头,语气坚定地说:

“不行,现在我的能力只能让你们停留几天时间,时间再长,风险预料。”

“如果老爷子真的想参战,何不先回别院休养几天,到时候我直接送你们到战场前线,岂不是更好?”

毕竟他现在系统还没升级,所以也就导致他在平行世界没办法过多停留。

朱元璋也是点点头表示同意,语重心长地说:

“老四,就算知道了军情,重孙也得召集大臣商量对策,准备军需物资,你留在这里也没用。”

朱棣无奈,只好遗憾地点点头:“好吧,那只能先回去了。”

张皓月一挥手,大家眼前的景象立刻变换,一下回到了秦淮别院之中。

迎接他们的,是马皇后和徐妙云那温暖的笑脸。

但这场景,对朱高炽三兄弟来说,却是感情上的巨大震撼。

“娘!奶奶!”

朱高炽三个人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,泪流满面。

徐妙云,在靖难之后没多久,就因为太过劳累而去世了,留下朱高炽三兄弟没了母亲依靠。

朱棣和儿子们之间的隔阂,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徐妙云这个调和人。

很多时候。

一个贤妻良母,无论家庭,还是帝国,都会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。

马皇后、徐妙云都是这样的角色!

没有了马皇后,朱元璋和朱标之间的父子情从温馨变得紧张,最终这种压力导致朱标早逝,留下了无尽的遗憾。

一切都是因为两人治国理念不同,无人从中调和。

相比之下,朱棣一家虽然也避免不了悲剧,但由于徐妙云的早逝,失去了那份调和情感的力量。

最终亲族斗争、手足相残,成为了无法挽回的历史伤痛。

“乖孩子,都起来吧。”

马皇后的话语十分温柔,仿佛穿透了岁月的阻隔。

她和徐妙云,不用多说,只凭心照不宣的默契,就知道跪在面前的这三个青年,正是自己的亲孙子。

这份源于血缘的深厚情感,超越了言语,凝聚成一条看不见的纽带,连接着过往与现在,让人感慨万千。

朱元璋脚步轻盈,满脸笑容地靠近,话语中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:

“妹子,赶紧准备几道小菜,今天咱得好好喝一杯。”

马皇后温柔地笑着答应,带着徐妙云走进厨房,她们忙碌的身影中洋溢着家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