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法无天 笔趣阁

第526章 儒家大儒们岂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

第526章 儒家大儒们岂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

清晨,阳光透过薄雾,洒在京城古老的街道上。

街道两旁,商贩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,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,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几分生机。

然而,在这繁华的背后,却隐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氛。

吴家之主吴沙瓦,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衫,步伐沉重地走在前往总督府的路上。

他心中满是不甘,昔日在这三弗齐的土地上,他吴家是何等的风光,如今却要被一个外来的明朝官员召去开会,这怎能不让他憋屈?

“吴老爷,您这是要去哪儿啊?”路边的一个卖水果的小贩见吴沙瓦行色匆匆,忍不住问道。

吴沙瓦停下脚步,叹了口气:“唉,还能去哪儿?自然是去总督府,参加那夏元吉的召集。”

小贩闻言,神色一变:“夏元吉?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啊。吴老爷,您可得小心啊。”

吴沙瓦苦笑一声:“小心又能如何?明朝大军压境,我等只能忍气吞声,听从安排。”

说完,吴沙瓦继续前行。

他心中明白,今日这会议,虽是被迫前来,但也要尽力展现吴家的风采,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。

正当他思绪万千时,前方走来一人,正是苏家之主苏拉亚。苏拉亚同样是一脸愁容,显然也是为那夏元吉的召集而烦恼。

“吴兄,你可知那夏元吉为何突然召集我等?”苏拉亚低声问道。

吴沙瓦摇了摇头,苦笑一声:“苏兄,你我皆是明白人,这夏元吉来者不善啊。想我吴家在这三弗齐,哪曾受过这等委屈?但又能如何?明朝大军压境,我等只能忍气吞声,听从安排。”

苏拉亚闻言,也是叹了口气:“是啊,吴兄。想我苏家,世代居住于此,如今却要被一个外来的官员指手画脚,真是让人不甘心啊。”

两人正说着,后方又传来脚步声,阮家之主阮文雄快步赶来。他神色凝重,显然也是为那夏元吉的召集而来。

“二位兄长,可是也在为那夏元吉的召集而烦恼?”阮文雄问道。

吴沙瓦和苏拉亚皆是点头,吴沙瓦更是忍不住抱怨道:“阮兄,你可知我等昔日在这三弗齐是何等的风光?如今却要被一个外来的官员召去开会,这怎能不让我等憋屈?”

阮文雄闻言,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:“憋屈又能如何?明朝势大,我等只能暂时隐忍。但记住,今日的憋屈,是为了明日的反击。只要有机会,我等定要夺回失去的一切。”

三人继续前行,心中皆是五味杂陈。

今日这会议,虽是被迫前来,但也要尽力展现各自家族的风采,让那夏元吉知道,他们并非任人宰割的鱼肉。

此时,路边的一家茶馆里,几个百姓正围坐在一起,议论纷纷。

“听说了吗?那夏元吉要召集咱们三弗齐的大家族开会呢。”一个穿着朴素的汉子说道。

“是啊,我也听说了。这夏元吉可是个厉害角色,听说他一来就整顿了朝纲,把那些贪官污吏都抓了起来。”另一个汉子补充道。

“哼,说得好听。他这么做,还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?咱们这些老百姓啊,只能跟着倒霉。”一个老者不满地嘀咕道。

“话也不能这么说。那夏元吉要是真能为咱们百姓做点实事,那也是好的。”一个年轻的女子说道。

茶馆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,但大多数百姓都对那夏元吉持怀疑态度。他们担心这个外来的官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灾难。

而另一边,黄家之主黄世杰也正匆匆赶往总督府。

他心中同样充满了不安和担忧。

黄家世代经商,在这三弗齐也算是小有名气。

然而,如今却要被一个外来的官员召去开会,这让他感到十分憋屈。

此时,吴沙瓦、苏拉亚、阮文雄和黄世杰四人已经走到了总督府附近。

他们停下脚步,互相看了看,眼中都充满了无奈和憋屈。

“诸位,今日这会议,虽是被迫前来,但也要尽力展现各自家族的风采。”吴沙瓦低声说道。

“是啊,吴兄所言极是。我等虽心有不甘,但也要尽力配合。”苏拉亚补充道。

“诸位放心,我黄家定会全力支持。”黄世杰也表态道。

……

总督府内。

夏元吉,这位大明来的总督,身着华丽的官服,端坐于堂上,目光如炬,扫视着下方坐满了各大家族族长的厅堂。

“诸位,”夏元吉的声音沉稳有力,穿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,“本督今日召集诸位,乃有要事相商。吾等自大明远道而来,非为掠地夺财,实欲开拓殖民地,以求大明之荣光普照三弗齐这片沃土。”

言及“殖民地”三字,夏元吉特意加重了语气,目光更加锐利,企图从众人的反应中捕捉到一丝波澜。

然而,厅下的各大家族族长,却皆是神色各异,有的疑惑,有的惊惧,有的则暗自盘算。

蓝玉这位南征北战的统帅,闻言眼神一亮,嘴角勾起一抹笑意。    大明此次远征,意在开拓疆土,彰显国威,而三弗齐这片土地,正是大明所需。

他身旁的几位亲信,亦是面露得色,似乎已预见到了在这片异域土地上建功立业的辉煌未来。

然而,其他家族的反应则大相径庭。

阿贡家族族长阿贡·乌鲁瓦,眉头紧锁,面带忧色。

他深知,一旦三弗齐成为大明的殖民地,阿贡家族的权益必将受到冲击。

他身旁的哈里家族族长哈里·潘达瓦,更是眉头拧成一团,双手紧握椅扶手,似乎在竭力压制内心的不满与不安。

“大都督,”阿贡·乌鲁瓦率先开口,声音中带着几分谨慎与疑惑,“何为殖民地?我等世代居住于此,土地、田产皆为先祖遗泽,岂能轻易易手?”

夏元吉闻言,微微一笑,解释道:“殖民地者,乃大明疆域之外,由大明直接管辖之地。

吾等欲使之如大明本土一般繁荣,非但要保护此地百姓安居乐业,更要引入大明之农耕、工艺、文化,使之与大明融为一体。此乃大利之事,诸位何乐而不为?”

哈里·潘达瓦冷哼一声,反驳道:“大都督言之凿凿,然则吾等家族根基在此,若一旦成为殖民地,家族利益何在?恐非如大人所言,皆能受益吧?”

夏元吉神色不变,从容应对:“大明治下,公平为先。吾等自会设立律法,保护各方权益。且大明疆域广阔,商路畅通,一旦此地繁荣,诸位家族之商贸、田产必将随之增值,此乃长远之计,非眼前小利可比。”

此时,巴厘家族族长巴厘·曼达拉,迟疑道:“大都督,吾等虽愿见此地繁荣,但骤然变革,恐人心不稳,家族内部亦难调和。能否宽限时日,容我等商议后再做定夺?”

夏元吉略一思索,点头应允:“本督给诸位十日时间,务必妥善安置家族内外,十日之后,吾等再聚,共商大计。”

言罢,夏元吉目光再次扫视全场,语气坚定:“但吾需提醒诸位,大明律法严明,若有阳奉阴违,抗拒变革者,大明军威,亦不容轻侮。”

厅内一时陷入沉寂,各家族长面面相觑,神色复杂。

夏元吉言罢,堂内一片沉寂,唯余烛火跳跃之声,与窗外偶尔传来的宿鸟啼鸣交织在一起,更显出这片刻的凝重。

族长们面面相觑,神色各异,有的眉头紧锁,似在竭力消化这番言辞背后的深意;

有的则嘴角微动,欲言又止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。

夏元吉站在那里,身形挺拔,目光如炬,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。

“大都督所言极是,我等自当尽心竭力,共谋三弗齐之繁荣。”一位年长的族长终于开口,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他试图以恭敬的姿态回应,却难以掩饰内心的忐忑。

夏元吉微微一笑,那笑容温和而不失威严,他缓缓踱步至堂中,环视四周,道:“诸位族长,三弗齐之地,物产丰饶,然则久经战乱,民生凋敝。我大明既已决定扶持此地,便需众人齐心协力,方能重现往昔辉煌。吾等非但要有建设之心,更需有守护之志,方能保此一方安宁。”

言及此处,他微微一顿,目光变得锐利,仿佛能穿透人心:“吾等虽远隔万里,但大明律法,一视同仁。遵纪守法者,自当受护;违法乱纪者,无论亲疏,皆需受罚。此非个人之意,乃国家之意志,望诸位铭记于心。”

族长们闻言,神色各异,有的低头沉思,有的则暗暗交换眼神,显然对夏元吉的言外之意有所领悟。蓝玉、王弼与指挥佥事三人立于一侧,目光紧随夏元吉,彼此间的小声议论未曾停歇。

“大都督虽年轻,却深谙治国之道,言辞之间,既有儒家的仁德,又不失法家的刚猛。”蓝玉低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。

王弼点头赞同:“确实如此,他这番话,既给了这些族长希望,又暗中敲响了警钟,真可谓一石二鸟。”

指挥佥事则微微皱眉,沉思片刻后道:“大都督的手段高明,但吾等亦需谨慎行事,以免激起民变,毕竟此地风俗民情与我大明大相径庭。”

蓝玉闻言,目光一闪,笑道:“吾兄所言极是,但大都督既已至此,必有全盘考量。我等只需紧随其后,执行命令便是。”

正当三人议论之际,夏元吉已结束了一番训诫,转而道:“诸位族长,今日召集尔等,除却上述之事,还有一事相商。吾欲在三弗齐设立学府,以教化民众,开启民智。此事需诸位鼎力支持,共同筹措资金,选拔良师。”

此言一出,族长们又是一阵骚动,议论纷纷。有人面露难色,显然对突如其来的额外负担感到不满;也有人眼中闪过光芒,认为这是提升家族地位的好机会。

“大都督,学府之事,固然利国利民,但我等小族,财力有限,恐难以承担。”一位族长鼓起勇气,小心翼翼地提出异议。

夏元吉闻言,并未立即作答,而是轻轻一笑,那笑容中似乎藏着深意:“财力之事,自当量力而行。但吾有一言,愿与诸位共勉——教育乃国之根本,民之希望。今日之投入,必将在未来开花结果,惠及子孙后代。”

他顿了一顿,语气更加坚定:“再者,大明朝廷亦不会坐视不理,定会给予一定的资助与扶持。吾等只需齐心协力,共襄盛举,何愁三弗齐不兴?”

族长们听后,神色渐渐缓和,开始意识到夏元吉话中的深意——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,更是一次机遇。若能借此机会,提升家族声望,乃至影响整个三弗齐的未来,何乐而不为?

“大都督言之有理,我等愿尽绵薄之力,共筑学府。”一位族长率先表态,其余人等也纷纷附和,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。

夏元吉见状,心中暗自点头,他知道,今日这一番话,虽看似温和,实则已悄然在这些族长心中种下了服从与合作的种子。他转身,目光再次扫过众人,声音温和而有力:“既如此,吾等便携手并进,共创三弗齐之辉煌。望诸位族长,不负大明之期望,不负百姓之托。”

言罢,他轻轻一挥衣袖,转身离去,留下一室族长,仍在回味着他的话语,心中五味杂陈。

蓝玉、王弼与指挥佥事三人相视一笑,紧随其后。

要在三弗齐这个地方设立私塾,可不仅仅是要三弗齐的家族出钱出力,更要从大明直接调派良师。

虽然在大明儒家已经被陈寒无情的摧残过一次,但是那些大儒们应该不会放弃这么好的让儒家出国发扬光大的机会。

现在看起来三弗齐简直就是儒家最好的回味曾经辉煌的机会。

这种情况下只要夏元吉一封书信回去,估计就会有不少的儒学大家愿意来此地教书育人,借此机会重新在三弗齐建立儒家的显学地位……